资料下载首页 > 资料下载 > H42H升降式止回阀改进方案

H42H升降式止回阀改进方案

提 供 商: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219 次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903次
下载链接: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详细介绍

H42H升降式止回阀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止回阀。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升降式止回阀是指阀瓣沿着阀体垂直中心线滑动的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在高压小口径止回阀上阀瓣可采用圆球。升降式止回阀的阀体形状与截止阀一样(可与截止阀通用),因此它的流体阻力系数较大。其结构与截止阀相似,阀体和阀瓣与截止阀相同。阀瓣上部和阀盖下部加工有导向套简,阀瓣导向简可在阀盏导向简内自由升降,当介质顺流时,阀瓣靠介质推力开启,当介质停流时,阀瓣靠自垂降落在阀座上,起阻止介质逆流作用。

H42H升降式止回阀改进方案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灵敏,阀瓣升降迅速以及能够防止阀瓣运动时发生晃动和转动的升降式止回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和阀盖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阀体在进口通道的一侧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内设置有与所述进口通道连通的通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座相互配合的阀瓣,所述阀瓣的上端连接有阀杆,所述阀盖内侧设置有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阀杆的上端滑动设置滑槽内,所述阀瓣上在阀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磁铁,所述阀杆套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所述阀杆上设置有两副杆,所述两副杆相对阀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阀体内壁贴合,所述阀体内壁上开设有能够分别容纳两副杆的容纳槽,所述两容纳槽的上端设置有橡胶球。


优选的,所述阀杆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阀杆抵设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阀杆套的内壁抵设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副杆上相对阀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两副杆与阀杆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阀杆上与阀座套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两副杆之间的夹角为18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另一方面,两副杆和容纳槽的设计能够加快阀瓣下落到阀座上,其工作过程是,两副杆在随着阀杆上升,当两副杆的端部与两容纳槽的顶部抵设后,因为橡胶球的设置,橡胶球会施加给两阀杆一个反作用力,当通过进口通道的流体断流时,阀瓣会下降,这时两副杆就会在橡胶球的作用力下被弹出,两副杆带动阀杆加速下降,使得止回阀的关闭时间也会缩短;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止回阀在反应时间上非常迅速快捷。同时两副杆的设置还可以起到防止阀杆或者阀瓣转动的情况,两副杆增强了阀杆的支撑力,减少了阀杆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晃动,降低了阀杆和阀瓣的磨损,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H42H升降式止回阀改进方案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式止回阀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进口通道;4、出口通道;5、通道;6、阀座;7、阀瓣;8、阀杆;9、阀杆套;10、滑槽;11、磁铁;12、磁铁;13、副杆;14、容纳槽;15、橡胶球;16、弹簧;17、橡胶套;18、密封件。

零件名称

阀体、阀瓣

导向阀

密封面

H42H-16C

碳钢

碳钢

堆焊D507

H42H-16P

铬镍钛不锈钢

铬镍钛不锈钢

铬镍钛不锈钢

H42H-25P

H42H-40P

H42H-25R

铬镍钼钛不锈钢

铬镍钼钛不锈钢

铬镍钼钛不锈钢

H42H-40R

H42Y-40I

铬钼钢

铬钼钢

堆焊硬质合金

立式止回阀执行标准

设计与制造

GB/T12235

连接端尺寸

结构长度

GB/T12221

法兰尺寸

JB/T79

检验与试验

JB/T9092

材料

碳钢

GB/T12229

不锈钢

GB/T12230

合金钢

Q/ZB66

H42H铸钢立式止回阀性能和使用范围

型号

公称

试验压力

工作温度(℃)

压力

强度

密封

低压密封

 

(水)Mpa

(水)空气(Mpa)

(空气)Mpa

H42H-16C

1.6

2.4

1.8

0.6

≤425

H42H-25C

2.5

3.8

2.8

0.6

≤425

H42H-40C

4

6

4.4

0.6

≤425

型号+(材质)

公称压力PN(MPa)

试验压力P3(MPa)

适用温度(℃)

适用介质

壳体

密封

H42H-16C(碳钢)

1.6

2.4

1.76

≤425

水、油品

H42H-16P(304)

≤200

弱腐蚀介质

H42H-25P(304)

2.5

3.75

2.75

H42H-25R(316)

腐蚀性介质

H42H-40P(304)

4

6

4.4

弱腐蚀性介质

H42H-40R(316)

腐蚀性介质

H42Y-40I(铬钼钢)

≤550

水、油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现有技术的升降式止回阀存在的问题一是止回阀反应迟缓,即阀瓣升降不够迅速,以及阀瓣容易发生塞卡,另一个就是阀体内的流动介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造成阀瓣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左右晃动和转动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会造成阀杆以及阀瓣的快速磨损,降低了升降式止回阀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