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首页 > 资料下载 > 双流道固定式锥形阀改进方案

双流道固定式锥形阀改进方案

提 供 商: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资料大小: JPG
图片类型: JPG 下载次数: 281 次
资料类型: JPG 浏览次数: 1031次
下载链接: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    
详细介绍

双流道固定式锥形阀改进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流道锥形阀。栗阀是往复栗的关键零部件。在输送大流量、高压力的往复栗中,双流道锥形阀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固定锥形阀阀门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按照阀门的说明书以及有关的规定来进行安装,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先认真检查,精心施工,在阀门安装之前要经过试压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常的进行安装。并且需要仔细检查阀门的相关规格,型号和图形是不是相符合的,检查阀门的各个零件是不是完好无损的,在启动阀门时是不是灵活转动的当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正常进行安装。
  在进行固定锥形阀阀门安装的时候,阀门的操作机械应该离地面1.2米左右,和胸口保持平齐。当阀门的中心和手轮离操作地面1.8米是,要对使用比较多的阀门和安全阀门的操作平台,阀门比较多的管道就尽量集中在平台上进行操作。水平管道上面的阀门阀杆是垂直向上的,不可将阀杆向下安装,阀杆向下安装,也不方便操作也方便维修,也很容易出现容易腐蚀的阀门事故,落地的阀门不可歪斜安装,以免操作不便。
  在安装固定锥形阀阀门时,靠近的管子可以使用管钳,但是阀门本身则需要使用普通扳手。并且还要使阀门处于半闭状态,防止阀门转动和变形。


这种双流道锥形阀由如下特点:
1、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面为双环形锥面,阀门流道平滑,流量系数大,水力阻力小,过流能力强,对中性好,密封性能好;介质粘度较高或粘度较低都比较适宜。
2、阀芯刚度较大,可用于高压和超高压栗上。
3、阀芯开启后,液流可以从阀芯内、外两环同时流出,形成双环流,因而适用流量较大的栗。
4、与输送相同流量的单流道锥形阀比,双流道锥形阀的阀芯质量较小,惯性小,滞后高度小,栗阀振动和噪音小,寿命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栗的容积系数(容积效率)。
然而在双流道锥形阀的普遍推广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是,阀芯和阀座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以保证阀芯和阀座的内、外两环形锥面的中心线尺寸的误差值尽可能的小,这样在阀芯和阀座的内、外两环形锥面配研时,可以较快消除加工的误差,使阀面密封性能良好。

二是,国家标准GB/T 9234-2008《机动往复栗》规定:阀组*运行时间为500小时,阀组寿命3000小时(允许修复)。双流道锥形阀在工作中由于输送介质的原因,内、夕卜两环形锥面磨损往往会不均匀,锥面的磨损造成内、外两环形锥面的中心线尺寸的改变,这样在工作现场阀组的修复存在较大的困难:比如,内环形锥面磨损需要修复配研时,未磨损的外环形锥面也要随之一起进行配研,大大增加了维修的工作量。
因此,适当降低双流道锥形阀阀芯和阀座的加工精度,减少阀组在工作现场的维修工作量,是双流道锥形阀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关键。

双流道固定式锥形阀改进方案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便利、能减少阀组在工作现场的维修工作量的新型双流道锥形阀。锥形阀通常作为水轮发电机组旁通阀的自由排放阀,或是连续排放流量控制。由于采用倒置锥形柱塞阀芯而得名,简称锥形阀,又因其具有优异的消能效果,故又称消能阀。锥形阀除了在流道终端设置有锥形阀芯之外,所有运动部件全部设置在阀门的过流通道外部,使得阀体内部流道通常顺滑,流量大而压降损耗少,其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不会产生气蚀及振动;
该阀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不会产生气蚀及振动,在小流量时仍具有良好的流量控制效果。其结构为一个固定的倒置锥形,*水力设计形体及用来降低振动的4个导流翼叶片支撑,流量则由外部活动套管的前后移动来控制,阀体上分别设有金属对金属的阀座和补充性的软密封阀座,或两者构成了复合式的阀座确保密封性能。在排放到大气中时,水流以宽广的锥形角度扩散,并分解为稀薄喷淋形态,将能量消耗在空气之中。通常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要求控制水流区域,则在出口安装一个不同形式的导流罩,这不仅能将空气与充分水混合,而且还集中流量。锥形阀测试的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振动,这取决于水流中的空气量,当固定锥形*开启时,不论有导流罩或没有其排放系数都是0.9左右。


二、主要技术参数
1.阀体材料:碳钢、不锈钢
2.公称压力PN:0.6~4.0MPa
3.公称通径DN:200~2000mm
4.强度试验:PN×1.5
5.密封试验:PN×1.1
6.使用温度T:0~70℃
7.连接形式:法兰、焊接
8.适用介质:水、污水
9.操作机构:蜗轮、电动、液动、气动(执行机构另附使用说明)
10.流量特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流道锥形阀,包含阀座和设置在阀座上的阀芯,设置在阀芯上部的阀罩,阀座上方设有环形凹槽,阀座下方设有与环形凹槽连通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含有内环形阀芯、密封圈和外环形阀芯;其中内环形阀芯呈筒状,其外部为圆柱面,其内部下端设有凸起的内环形台,该内环形台与内环形阀芯底部端面之间形成有内锥面;内环形阀芯的外部圆柱面上开有沟槽;
外环形阀芯呈筒状,其内部为圆柱面,外环形阀芯的高度与内环形阀芯的高度相同;外环形阀芯外部下端设有凸起的外环形台,外环形台与外环形阀芯底部端面之间形成有外锥面;
密封圈装在内环形阀芯外部圆柱面开的沟槽内;内环形阀芯装在外环形阀芯内,且内环形阀芯和外环形阀芯之间能相对移动;内环形阀芯、密封圈和外环形阀芯共同组成组合式环形锥阀芯,内环形阀芯的内锥面和外环形阀芯的外锥面构成组合式环形锥阀芯的两个锥面,且组合式环形锥阀芯的两个锥面与阀座上方的环形凹槽的边缘相抵。
作为改进,所述内锥面与内环形阀芯的外部圆柱面之间形成45度夹角,所述外锥面与外环形阀芯的内部圆柱面之间形成45度夹角。
再改进,所述内环形阀芯的外部圆柱面位于阀座上方的环形凹槽的中心线面上;外环形阀芯的内部圆柱面位于阀座上方的环形凹槽的中心线面上。直径内孔处的筒壁厚度相同。
再改进,还包括内环形阀弹簧和外环形阀弹簧,其中内环形阀弹簧下部装在内环形阀芯中第二直径内孔的底平面上,内环形阀弹簧上部装在所述阀罩上部的内壁上;外环形阀弹簧下部装在外环形阀芯中第二台阶上,外环形阀弹簧上部装在阀罩上部的内壁上。
再改进,所述阀罩中部具有一向内轴向延伸的管状孔,管状孔的高度与阀罩高度相同;阀罩上部制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阀罩下部外壁上设有环形芯槽,组合式环形锥阀芯的上部设置在环形芯槽内;环形芯槽上部制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
再改进,组合式环形锥阀芯的上部形成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阀罩下笔的环形芯槽相配合,内环形阀芯上部直径内孔的底平面与阀罩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形成内环形阀芯上升的大高度;外环形阀芯上部台阶的底平面与阀罩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形成外环形阀芯上升的大高度。
再改进,所述阀罩中部穿设有阀杆,阀杆的下端设置在阀座的螺纹孔内,螺母拧在阀杆的上部从而将阀罩压紧。
再改进,阀座上方的环形凹槽(12)的边缘为能与组合式环形锥阀芯的两个锥面配合的斜面。
锥形阀大致可以分为埋设管(或过渡管)、锥形阀体、套筒、执行机构、拉杆及传动机构等几个部份。其阀体固定、执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启闭活动的外套筒,达到阀体的启闭。它具有下列优点:


1.水力条件好,具有较其它阀门高的流量系数u=0.75~0.83或更高;
2.结构简单,重量轻;所有传动部件均设置在阀体之外,一目了然,便于维护检修;
3.启闭力小,操作轻便,可适用于无电源的中小形水利工程场所,可设置电、气、液动操作启闭机构,轻松实现遥控或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4.泄流时喷出水舌为喇叭状,空中扩散掺气,消能效果好,简单消能池或不用做消能措施,如设置为淹没式出流,则水下之消能亦甚简单;
5.流体通过内部4导流翼进行均匀分割,不会产生漩涡和震动;
6.其阀门的启闭或流量控制则由外部套管的上下移动来带动锥形阀芯的动作实现控制,套筒与阀体之间通过导向环和O形圈实现导向和密封,使阀的流量系数与阀开度具备一定的比例关系。
7.针对不同状况和压力的流体介质,可以设置金属硬密封和橡胶软密封。采用高强度合金不锈钢耐磨阀座设计的复合密封结构兼具金属对金属硬密封和软密封的特性;
8.可限制发散角度,使流体分解为稀薄喷淋形态或环状对流达到冲击抵消的目的。同时适应不同现场的需求。
9.根据阀门水平线与中轴线的夹角大小,以180°水平安装为常见,此外采用的方式有45°,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阀芯由内环形阀芯、O形密封圈和外环形阀芯共同组成,且内环形阀芯和外环形阀芯的相对位置是可以调整的、O形密封圈可以密封,由于内环形阀芯和外环形阀芯的锥面可以分别与阀座的锥面进行研配,两者组装后,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因此对组合式环形锥阀芯和阀座的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即对组合式环形锥阀芯和阀座的内、外两环形锥面的中心线尺寸的误差值要求不是很高。另外,在工作现场阀组的修复中,内环形阀芯和外环形阀芯可以分别修复,进行组装、调整相对位置后,在内环形阀弹簧和外环形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即能保证组合式环形锥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性,大大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